不可否认,近两年的新会陈皮市场,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,有点躁动。不少人误会,卖新会陈皮的商户,都巴不得一天一个价,越高越好。那就错了,真正想做好新会陈皮的从业者,是绝不会竭泽而渔,图谋一两年所谓的“快钱”。但为什么整体价格趋于上升?其实另有原因。
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或收藏爱好者,又如何在选购中擦亮眼睛?本期,我们从业内行家的角度,分析今年柑价走势与陈皮市场行情,尽可能出客观的建议,供大家参考。
到了今年,大多数柑园在小青柑阶段,已经有人预定二红柑、大红柑。在备受追捧的产区,甚至年初就有人联系果围主,期望比别人收购更多的果。果农不再像过去那样,忧心柑果成熟落地前,能否全部卖出;而是即使价格上升了,还要担心今年的产量,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往年的鲜果价格,会以所谓的核心产区、二三四线产区为划分点,呈阶梯式分布。从目前收到的消息看,双水、大泽、司前等产区,已不复往年较大的价格差距,基本持平,视乎柑园的实际柑果质量的,会有5%-10%的浮动。尽管如此,今年的新会茶枝柑果,以驳枝为例,整体价格升幅去到惊人的50%。
至于梅江、东甲、茶坑、天马、西甲等传统产区,已很难用一个数值去统一了,因为彼此之间仍有价格鸿沟,即使是同一产区的不同种类,也存在差别。以梅江为例,驳枝价格在18-20元/斤不等,圈枝在35元/斤以上。这还是大批量采购(万斤以上)的价格,如果是散客,单价甚至去到40-50元/斤。即便如此,还是有不少柑园早已被“包围”的形式预订一空。
有人猜测,这是本土企业企图通过“源头抬价”,实现新会陈皮全面涨价。对于这种说法,小编不敢苟同。新会陈皮产业,小微企业、个体户,他们资金有限,会到不同的果围收果,再加工销售。自拥大规模柑园的种植产销一体化企业并不算多,即使是它们,考虑到陈皮产品结构,还得额外收购大量鲜果,才能满足需求。
果价上涨,对于新会陈皮经营者来说,是成本负担加重。柑价变化究其根本,应回归到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,种植成本与供求关系。
此外,截止到2021年8月底,官网显示新会预征地面积约2346.31亩,复耕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中,涉及各镇街区。据业内人士估计,截止今年年底,预计复耕征地面积约1.2-1.5万亩,超整体新会柑种植面积的10%。这时有人会说,以上会导致市场预期,茶枝柑种植面积减少,但不至于果价一年上涨这么多。
导致涨价的最大因素是,随着新会陈皮的知名度在全国打开,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。过去,由于新会陈皮工艺的独特性,基本是数量相当的一批从业者制作经营,有一定经验和默契,长期以来果价变动幅度不大。如今,更多新会本地人进入陈皮行业,还有不少外地人想趁“风口”分一杯羹。他们并不了解行情,只要能在预算范围内,宁可出价比别人高,买到新会柑就行。柑果产量是一定的,当求购的人数增加、资金充足,自然就带动果价上升。
还有一类,则是让行业深恶痛绝的行为。极少数不法商家,趁机哄抬新会陈皮价格,等炒作出价格泡沫后,就大量推出价格低廉的所谓“珍藏新会陈皮”,给部分经验不足、资金有限、却又想在陈皮行业发展的从业者。他们以为自己遇到良心卖家,可以赚取“第一桶金”,殊不知拿到手的却是外地皮或工艺造旧皮,收藏陈化的价值远低于新会陈皮。
果价上升是多方面的因素,对增加农民收入,提升种植技术有积极作用。很多人,只看到近两年新会陈皮繁荣的表象,越是如此,更要警惕部分人无底线炒作的行为,不仅伤害行业信誉、扰乱市场秩序,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。只有当新会陈皮“陈旧者良”的价值递增,在合理的范围时,才能维护好这一国家非遗文化,实现本土品牌健康长久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