蝽象,由于身具臭腺,受刺激后可分泌臭液,常被成为“臭屁虫”。早些年它只算得上柑橘次生害虫,但随着橘园植被条件的变化与防治措施的更替,现已跃升成为柑橘毁梢损果的重要害虫。当前正值该虫盛发期,若不及时防控,恐引起柑橘新梢受损、幼果脱落。由于该虫寿命长,危害期亦长,后期还可危害近成熟柑果,造成果面受损而影响销售。
蝽象以若虫和成虫吸食叶片、嫩梢和果实汁液为害,与蚜虫、木虱、害螨等刺吸式害虫不同,蝽象由于体型较大,因此造伤能力更强。
嫩梢、嫩叶受害后不需多久则变褐枯萎,似急性炭疽或苗疫病状。
果实受害后,被刺吸处虫斑紧缩、木质化,并以此为中心,果皮向四周失绿转黄,严重时会大量脱落。
虽然受害果实果肉相对完好,但剖开后可见内部果瓤干缩,与正常柑果相比糖分、水分减少,嚼如干渣,失去应有风味。
①主要种类:网蝽科(梨网蝽)、缘蝽科(曲胫侎缘蝽 条蜂缘蝽)、盾蝽科(黄背盾蝽 丽盾蝽)、兜蝽科(九香虫)、蝽科(大臭蝽、云蝽、斑须蝽、长吻蝽、麻皮蝽、稻绿蝽、茶翅蝽)
②发生规律:以成虫态在石缝、杂草、树冠茂密处越冬,次年4月后开始活动,取食交配,此时主要危害春梢;成虫会将卵聚产于叶片,初龄若虫会聚集在孵化处,待2龄后才开始取食;2~3若虫常结伴发育,待4~5龄后单独活动,7~8月是蝽象若虫数量最多,也是一年中为害最严重的时期,最易引起落果;9~10月再现高峰,主要危害秋梢与果实。③危害特点:成虫寿命久,危害期长,5~10月间均有发生;干旱少雨,特别是伏旱、秋旱后危害更甚;果实上糖后对该虫有较强的吸引力,皮薄且光滑的果实受害较重。
农业防治:冬季清园,减少虫口密度;生长期适度修剪,使树冠通风透光;合理施肥,增强树势;保护黄京蚁、螳螂、平腹小蜂、跳小蜂等天敌昆虫;巡园时发现带卵叶片或初孵幼虫时及时摘除;利用成虫休憩时不活跃的特性,于清晨、傍晚人工捕捉。药剂防治:在春、夏、秋梢期和果实近成熟期加强虫情调查,抓住若虫高峰期喷药防治,药剂可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、溴氰菊酯、阿维菌素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蝽类中不全是害虫,如橘园中的猎蝽就可捕食鳞翅目、鞘翅目幼虫,减轻其危害,所以别一棍子全打死了。
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,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(ID:nyzs360),且勿修改文章内容,修改必究!